【诗7:10】 神是我的盾牌,他拯救心里正直的人。

编辑/校对/发布:基督教爵溪教堂新媒体事工
欢迎投搞:微信ABC215074413
文/黄伟光牧师《佳美的脚踪》
「邵金全先生是新桥村人,大约出生于1860年前后,是新桥第一代的信徒,也是一位热心爱主的义工。他夫妻俩虽没有孩子,但相敬如宾,从不大声吵架。」后收他的嫡亲侄子,邵升堂牧师、邵升康长老的父亲为继子。他继子英年早逝,他不但没有享受到继子的供养和孝顺,反而作了协助媳妇抚育培养下代的本份。
邵先生热爱教会,1880年就参加新桥教会文山头的家庭聚会。1890年,宁波偕我公会出资109.5块银圆,在新桥购地一亩,他出资300块银圆建造教堂。为了照看教会,他把自家的房子和教堂连在一起。他为人比较老实,但对教会非常负责,直言不讳。如果对讲道人的讲道有异议时,他会提出自己的看法与传道人交通,对有些冗长乏味、反来复去讲不清楚真理的讲员,会给予有效的提醒。曾有一次教区派来一位传道人,那人的言行实在不合适做传道人,他就反映到教区,劝那人退出教职。
邵先生渴慕真道,那个时代,一般农村村民都没有文化,他也是一字不识的文盲,但他认真听道,努力学习圣经,后来也能诵读圣经。为了初信徒学习圣经,他积极推销教会当时圣经公会印的新约四福音、使徒行传单行本圣经,有时自己掏钱买来送给别人。为了想讲道,他每早黎明前在教堂里独自一人对着凳子读经讲道,后因住堂的教师劝告,这么早会影响别人睡觉,他就跑到邻近的小山上,面对树木花草举行宗教仪式。虽然他没有正式上讲台讲道,但他还是热心传道,把教义编成顺口溜,带着小锣传福音,当农村演戏头台锣鼓一结束时,他就跑上戏台去传福音,人家骂他,拿东西扔他,他都毫不在乎。他这种做法虽然不太可取,但在当时也足能看见一位信徒爱传福音的赤诚之心。
邵先生是一位遵从基督教训,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的人。在他邻近路边有一凉亭,每到热天,他就烧好茶水,放入“秋蒿”放在那里供路人解渴。某日清早,他在一山村旁看到一个刚出生的弃婴。不忍心让这小生命就此死去,就抱回家中抚养,给她取名“撮来”。后来被一孤苦之家要去作童养媳。一直到老都保持良好的关系。他到市场买货,看见小贩说得可怜,因心软常常用高价买了无用坏货,妻子埋怨,他一笑置之。
邵先生是地道平凡的农民,但在象山初期的教会中是难得的一位爱主爱人,爱传福音的人,作工的果效必随着他。他信仰虔诚,心态乐观,身心健康,足享高寿,活到80多岁蒙召归天。他的孙子邵升堂、邵升康都成为神的仆人,教会的牧师和长老。
人人作门徒
人人带门徒
人人传福音
▼

长按,识别二维码,加关注
作者黄伟光牧师:1950年出生,从小受虔诚祈祷的传道义工黄德堂先生信仰的熏陶。文化程度:大专,神学:金陵神学院函授科结业,浙江神学院进修。曾任田洋湖教会负责人,象山基督教三自会常委,副主席,象山县基协副会长,会长,宁波市基督教两会常委。